张思俭

 
中国心象山水创始人,当代画坛仕女画第一人

eh5【推荐】书画艺术家百科_书画艺术家辞海_中国书画名家百科_权威的书画家认证与查询平台

艺术简介

 
张思俭,男,又名思戬,老戬,曾用名张铁环,字晨陌,书斋:晚萍轩。生于1945年,78岁,幼居天津市河西区谦德庄,祖籍山东省东昌府堂邑县(今山东聊城市)。1973年调入文化馆从事专职美术工作,1977年开始随梁岩先生学习写意人物,之后曾受到过金捷中、周秀青、王怀骐、江枫等诸家指导。1984年后与刘大为、史国良等艺术家交流学习,并互赠作品。1990年中国画研究院建立《中国美术家数据库》,被列入收录对象。词条收入《中国美术家人名录》和《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》等书籍。作品多次参加省、市及进京展览。其多幅作品参加全国性的大展并获奖,引起巨大反响。其作品多次被大会堂,国家文化部门、国宾书画院,国家博物馆,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收藏,

现为:
中国心象山水创始人
当代画坛仕女画第一人
中国北方画院理事会副理事长
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理事
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
北京湖社画会会员
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
香港国际画院副院长
埃塞俄比亚大使馆特聘书画家
北京涉外经济学院客座教授
河北美协会员
中国文艺家书画院创作委员会委员
大连市炎黄书画院名誉主席
唐山市曹妃甸区美协名誉主席
  获奖展览经历  

2000年反映抗战题材国画《土墙上洒满阳光》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参加世界华人艺术大展获铜奖。
2001年国画《心曲》参加“民族情”画展,获优秀奖,作品被民族文化宫收藏。
2002年首届“华夏杯全国中老年书画艺术精品展”获精品奖,主办单位收藏。
2005年国画《秋水临风》参展河北省记念抗战胜利六十周美术作品展。
2008年清末仕女画在北京荣宝斋展出。
2008年工笔画清末仕女图发表在最权威的收藏书刊《收藏》杂志上。
2009年至2010年工笔画清末仕女画每月一幅发表在《艺术市场》杂志,联续发表两年。
2010年春在昆明参加《云南抗旱救灾义捐义卖书画展》捐卖作品两幅。
2010年在北京参展记念抗美援朝《永远崇敬的最可爱的人》书画展。
2010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参加《盛世名家书画展》,多幅作品被收藏。
2011年初作品清末仕女画在新加坡、马来西亚展出。
2013年在新华网被评为《2013中国最受藏界关注艺术家》
2014在中国经济网被评为《2014中国画百強艺术家》
2015年心象山水展览在炎黄美术馆展览。
2017年作品《梦幻山水》入编全国名家书画作品集;
2019年作品《山河壮丽》被国家博物馆收藏。

当代画坛仕女画第一人
—古有顾恺之今有张思俭

我国的仕女画,起源很古,而技巧成熟,格式完整仕女画的出现,要推东晋顾恺之的作品《女史箴图》 。画中的仕女,体态轻盈 面容娴静,采用“春蚕吐丝”的线描,描绘出女性的轻盈妙曼之姿。着色倾向于暖调,体现了我国绘画的“色彩学”中“感情移入”的原则。
 
仕女图是中国传统绘画非常喜用的一个主题,从顾恺之到张萱,从李公麟到唐寅、文征明、仇英,乃至近代的张大千、任伯年都有很多为人熟知的仕女图作品。


张思俭先生创作的工笔人物不同于传统仕女人物画作,他将具有历史感的厚重色彩与仕女的清雅婉约很好地结合起来,在情景营造中悄然注入了传统笔墨的稳重与大气,以及画者对仕女文化的追思情怀。画中女子清丽优雅,温文尔雅,手握书卷轻倚在假山旁,唇角含笑,眉梢眼角藏秀气,身后是开的粉嫩的花海,大片大片的芭蕉叶绿意正浓。“人”与“花”正是交相辉映那般和谐自然,令欣赏者内心升起诸多的温柔之情。张思俭先生笔下的女性造型很贴合现实感,线条细致简洁,流畅多变,充分的表现出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和物象的生命气息。画面中线条婉转优雅与浓郁的古典情怀和少女的秀雅气息和谐一致,使得整个画面洋溢着迷人的诗意,更传递出画家对现代文化的深刻理解。




麻纸工笔人物第一人
张思俭所用画纸是一种特殊的麻纸,现在市面上少有买到,麻纸从技法上有自己的绘画技巧,勾线,上色,染色,要经过多道工序,别人无法仿制,在麻纸上画工笔的目前还没见第二人。
当代心象山水画第一人
张思俭的山水画作品,都是具有人化的自然之品格,张思俭老师的心象山水是经过重新建构传统语言形态,构筑非现实的山水空间,由此而开拓出一种现代全新的审美境界。一种独具时代特征的绘画风格。




相关推荐